你的位置:欧陆注册 > 最新动态 >
1996年我从军校毕业回家,与我家有旧怨的邻居上门,让人哭笑不得
发布日期:2024-08-26 16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72

素材/徐文林 撰文/老刘【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,部分细节有文学处理,请理性阅读】

古语有言:择邻而居。孟母三迁的故事,也佐证了邻居的重要性。但在农村,因为宅基地的原因,有时候并非不想择邻,实属无奈为之。

我家就是这种情况,1988年我家修了新房子。但恶邻在侧,搞得鸡犬不宁。1992年我考入军校,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借助军人身份的威慑力,能让他们有所收敛。

事实也确实如此,在我回家探亲时,后续发生的事让人目不暇接,结果更是让人无尽唏嘘。

我叫徐文林,1974年出生在陕南的农村。老家地势不平,一开始大伙都住在山上。但从1980年开始,大家都开始往山下平地上建房子。

但山下的平地有限,经常会因为宅基地问题,闹得不可开交。轻则动嘴骂仗,重则动手打架。

我们这叫双岭,在生产大队时期归为红星大队第六生产队,后来便改成了双岭村。

双岭村的人大都姓王,从祖上算都是一个祖宗。我们姓徐的只有两户,就我家和大伯家。另有三户姓李的,算是村子里的小姓,轻易不与别人起冲突。

我的大伯和父亲有一手木匠手艺,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,这门手艺只能让家里日子好过一点,但发不了财也致不了富。

但随着改革开放,兄弟两人在外边结伴给人盖房,日子过得也是蒸蒸日上。但害怕别人嫉妒,于是过得也是小心谨慎,十分低调。

我是家中的老大,还有个弟弟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是牢记父母的教诲,轻易不要与别人起冲突。好好学习,做自己的事情就好。

1988年,父亲拿出多年的积蓄,在山下批了一块宅地基,修了新屋。

与我们家一起修房子的,还有隔壁的王家。正是这个王家,此后几年,一直与我家纠缠不休,当时的我一度将他们认作世界上最讨厌的人家。

王家户主,有个诨名叫“王老歪”。歪在我们老家方言中,是厉害的意思。

此人在镇里的水泥厂当搬运工。他家的大女儿,跟我一样都是74年生人,但随后一连两个都是女儿。

王老歪很不爽,誓要生个儿子出来。1980年,他得偿所愿,终于有了一个儿子。

1983年,王老歪的又媳妇怀上了,他找关系查出来是个儿子,这下更是乐疯了。但按照当时的政策,这一胎肯定要不了。

当工作人员拉着他媳妇去引产时,王老歪拎着一把斧头,要将几个工作人员当场砍死,现场十分混乱。

最后还是他当村长的叔,吼住了他,才没让他鲁莽行事。后来王老歪有事没事,就跟着计生办的那几个人,将他们吓得够呛。

后来在他叔的调解下,王老歪出了点钱,将这事按下去了。王老歪得偿所愿,有了两个儿子。

这件事让王老歪出了大名,一时之间风头无两。大伙都说,这人是个狠人,脾气暴躁,敢跟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出手,就连他们王氏族人,轻易都不敢惹他。

遇到这个狠人,在我家隔壁,父母也是叫苦不迭。但宅基地就在那,也没办法,只能硬着头皮盖房。

果不其然,随后的盖房期间,总是出现各种摩擦。王老歪到处找事,就是想占便宜。

父亲想着息事宁人,有些事也就睁只眼闭只眼,不想与他多计较。就这样,我们让出了半米宽的公地,他们还不给我家留路,最后我们只能在侧边开了一条小路通过。

刚开始两家并没有围墙,站我们屋檐下,就能看到王老歪家的一举一动。

王老歪每天干的都是重体力劳动,加上孩子多,修房子也是借的钱,压力之下脾气变得更加暴躁。心情不好了,逮住家里人张嘴就骂。

王老歪父母去世得早,没人能治住他。他们族里人也碍于他混不吝的性格,平时也不愿意跟他家来往,导致他媳妇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,也没人管。

王老歪对自己两个儿子特别好,但对于女儿就很一般。他大女儿王慧,跟我是同学,但小学上完就没上了。1990年,才16岁的王慧就被王老歪逼着出去打工了。

王慧打工去了,他媳妇下地干活,二女儿王娜初中没上完,就被勒令辍学回家,除了干农活之外,主要任务就是给两个弟弟做饭。

三女儿王蓉和我弟弟是同学,有时候在家连饭都吃不饱。弟弟就带她到我家吃饭,母亲是个心善的人,虽然对王老歪很不满,但对王蓉的遭遇很怜惜。

但这点却触怒了王老歪,在家大骂王蓉,说她是叫花子,跑到别家去要饭。还指桑骂槐,母亲多管闲事。

母亲忍了这口气,但天天看到对方家里鸡飞狗跳也难受。于是就和父亲商量,将围墙打起来,眼不见心烦。

父亲知道自己平时不在家,母亲在家过得不舒心。1991年,父亲找人打围墙,但王老歪却发难了,认为坏了他家的风水,坚决不同意我家打围墙。

父亲一开始还苦口婆心跟王老歪讲道理,但这人根本就说不通,最后提出想打围墙可以,但必须给1000块钱的补偿。

父亲坚决不同意,这不是明晃晃地讹人吗?

王老歪动了坏心思,晚上他拿大锤,“咣咣咣”将白天砌好的围墙砸倒了。等到父亲闻声出来,王老歪已经进屋睡觉去了。

父亲大怒,和王老歪吵了起来,随即两人动了手。但父亲比不上王老歪身强力壮,不是他的对手,反而被他打伤了。

事情闹到了村里,村干部来调解。虽然王家人也不待见王老歪,但毕竟是同族,屁股自然倾向于他那边。

王老歪一口咬定,墙是自然倒塌的,跟他没关系。但父亲骂他并动手,属于互殴,而且他也受伤了。然后他开始摇头晃脑,说自己被打到了头,现在头昏脑胀,要赔钱。

调解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。当时我在读高中,得知此事后,我十分气愤,想要去找王老歪理论。

母亲却一把拉住我的胳膊,劝道:算了,咱们家在这也没根基。那又是个浑人,万一他对你们兄弟出手咋办?咱们瓷器不与瓦片碰,划不着。你好好学习,到时候考上大学了,他就不敢这么嚣张了。

我深刻感受到人单势孤的悲哀,也对农村充满了失望与厌恶。我暗暗下定决心,将来一定要将父母接出去住,远离这里。

1992年高考,我琢磨了一番后,选定了军校。一方面是减轻家里负担,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军人身份能震慑王老歪,让他不敢再那么嚣张。

果然,当我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,回家过寒假时,王老歪看我的眼神有些躲闪。

我大声跟父母弟弟讲述自己在学校里的事,包括实弹打枪,练习擒拿格斗等。我就是要让王老歪听到,我是现役军人,欺辱军人是要受到严惩的。更何况,我现在已经练过了,真要动手,我也不怕他。

读书这几年,王老歪没找事了,父母也趁机将围墙打了起来。

我考上军校的事,刺激了王老歪,他也开始对两个儿子严加管教,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,为他争口气。

但他的大儿子,着实读书不行。刚小学毕业的他,不想去上初中,被王老歪狠狠揍了一顿后,不情不愿去上初中了。

他的小儿子,此时上小学三年级,王老歪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。

1996年夏天,我军校毕业,准备去往部队之前,我回了趟家。就是这趟回家,我遇到了一件奇事。

当天晚上,我正在和父母交谈时(弟弟上高中住校),听到有人“哆哆哆”敲门。

我前去开门,打开后发现竟然是王老歪。

他有些不好意思,搓着双手说道:“文林,你有空吗?我向你问点事。”

说实话,我都好几年没和王老歪说过话了。几年不见,他有些谢顶,曾经挺得很直的腰杆也佝偻了不少。

我不是很想理他,但多年的教育,让我很难将拒之门外的话说出口。我让他进屋,他却不愿意,直言就在院里说。

原来他的大儿子,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。他花钱让他去上技校,但上了一学期就不想念了,整天和同学在外边胡混。他很担心却管不了,想问问我有没有办法弄到部队去。

我现在都还没去部队,招兵的事也不是很懂,只好实话实说。王老歪有些惆怅,喃喃自语离开了。

看着他略微有些步履蹒跚,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。曾经横行村里,无人敢惹的王老歪,如今为了儿子,也不得不低头求人,想想真是让人唏嘘。

1998年夏天,我再次回家探亲,得知王老歪的儿子去年去验兵,因为学历低,没被看上,已经外出打工了。

母亲还告诉我,王老歪因为打大女儿王蓉,和女儿的男朋友发生了激烈的冲突,他被打了。

难怪王老歪消停了不少,平时爱在家里大喊大叫的他,出奇的安静。

隔天,王慧和她男朋友到家里来找我聊天。

我这才得知,她男朋友余军是一名退伍军人。他1996年退伍后,去了深圳打工,在那里认识了王慧,两人谈起了恋爱,这次回来是见家长的。

谁知道,王老歪不同意王慧嫁给余军,嫌他是个打工的,挣不到钱。如果要嫁,必须拿10万块彩礼出来。

王慧不同意,哭诉自己16岁就出去打工,整整八年,自己挣的钱都补贴给了家里。如今她想嫁个喜欢的人,凭什么不同意,还要拿这么高的彩礼。

王老歪啥人啊,怎可容忍女儿跟他顶嘴。大怒之下,就打了王慧。

一开始,余军在一旁只是劝说,但看到王老歪下手没轻没重的,也不忍了,和王老歪动手了。

王老歪毕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,加上余军又当过兵,怎么可能是余军的对手,两下就被制服了。

出了这事,王老歪脸上也挂不住,发脾气要将王慧和余军赶出去。王慧也对她这个老爹彻底死了心,准备今天离开家乡,看样子以后估计很少回来了。

余军看到我是军官,有些不好意思,毕竟身为退伍军人,和自己的老丈人打仗,确实也不露脸。

我笑着摆了摆手,示意没关系。细聊之后,发现余军其实是个性格腼腆的好小伙子,比我和王慧还小了一岁。

我祝愿他们好好过日子,白头偕老,笑着送他们出了门。

王老歪看到此景,呸了一声,连招呼都没打,回屋去了。

我长叹一声,果然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啊!他这样作,以后晚年的生活恐怕要受大苦。

后来我长期在部队发展,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稀少。从别人口中,也陆续得知了一些王老歪的情况。

他寄予厚望的小儿子确实考上了大学,当时王老歪高兴坏了,还摆了流水席。但这个小儿子毕业后,就定居在城市,很少回家了。

除了王慧跟家里决裂,另外两个女儿都因为高彩礼,搞得夫家十分不高兴,婚后也很少回家。大儿子在社会上混了几年,现在已经音讯全无。